前一篇文章敘述了我對於烏茲別克的初步觀察,而接下來,我打算跟大家多分享一些這個古絲路帝國的幾個著名城市,及這些古城的建築風光。
撒馬爾干
這個在西元前五世紀便建成的城市,位於古代來往於中國、印度及波斯的絲路的樞紐上,也因此造就了它在西元六到十三世紀的極其繁盛,直到西元1220年被成吉思汗東征摧毀為止。原以為這可能是這城市衰敗的開始,但西元十四世紀帖木兒建立的帝國定都於此,再加上其孫烏魯貝克對城市的建設,開創了薩馬爾干另一個兩世紀的榮光。但西元十六世紀以後由於帝都遷移,再加上多次地震的打擊,城市榮景不再。後來要直到蘇聯時期之後,這些殘破不堪的古蹟才再度被修復,重現於世人面前,讓我們重新認識古代絲路之美。
雷吉斯坦廣場 (Registan Square)
這廣場可謂是中亞最令人讚嘆的第一景點,由三座著名的古老學院 – 老虎經學院、金盞經學院、烏魯貝克經學院包圍而成。三座高聳的拱門、兩旁頂入雲霄的宣禮塔,襯上靛藍的穹天,讓我在初見時,駐足許久不願離去。
老虎經學院 (Sher Dor Medressa)
這個經學院的拱門上畫了兩隻貌似老虎的動物,但據說事實上他們是獅子。在伊斯蘭教義中,偶想崇拜是禁止的,在宗教建築的彩繪上也鮮少見到動物的形象,多是以花草樹木及線條來呈現宗教藝術,也因此老虎經學院上的動物彩繪特別引人注意。
進了老虎經學院,其實能參觀的空間僅止中庭,其他的空間,包含學院的諸多房間,通通成了小販的營業處,而導覽解說的告示牌,更是付之闕如,令人感到心寒。
提拉卡麗經學院 (Tilla-Kari Medressa)
學院內最著名的一景莫過於那金碧輝煌的禮拜廳,甫一入內,便被耀眼的光芒給震懾,而仰望向上,更是令人讚嘆再三。

學院內一隅

俏皮的烏茲別克人偶老公公,我們超愛的

學院內的一間間房間又再度淪為紀念品商店
烏魯貝克經學院 (Ulugbek Medressa)
這是三間經學院裡面最早建成的,完成於帖木兒之孫烏魯貝克的統治期間。烏魯貝克除了是著名的君王外,最令人注目的成就其實是在天文學及科學上,傳說中他曾經在這裡的經學院教授過數學及天文學。

巧遇一對新人拍攝傳統婚紗照,甚是有趣
永生之王陵墓群 (Shah-i-Zinda)
位在薩馬爾干東北丘陵上的陵墓群,傳說中因為這裡埋葬著把伊斯蘭教帶到這個區域來的聖人Qusam ibn-Abbas,所以後來帖木兒和烏魯貝克把他們皇親國戚的陵墓也一起修築在這裡。這裡之所以值得一訪,是它美麗閃耀的回教磁磚藝術,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可以讓我們瞻仰豐富的伊斯蘭教藝術內涵。

永生之王陵墓群入口
比比哈寧清真寺 (Bibi-Khanym Mosque)
傳說中這是帖木兒的中國老婆比比哈寧在帖木兒出征時命令建築師蓋的,但建築師卻愛上了比比哈寧,威脅除非他可以給比比哈寧一個吻,要不然不完成這棟清真寺,帖木兒知道後馬上處決了這位建築師,並命令全國女性必須戴上面紗以避免勾引其他男性。這個故事在現在聽來雖然離奇且不合理,但卻為這個曾經是回教世界最高大的清真寺平添了傳奇色彩。比比哈寧清真寺高41公尺,在經歷了幾次地震後雖然經過重建,但看上去仍然覺得它裂痕累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自己倒塌,所以我們進入參觀都相當迅速便步出。

地震損壞的痕跡依然明顯

兩旁的小清真寺

最後還遇到一個可愛的小男孩跟我們合照
市場 (Bazaar)
位於比比哈寧清真寺附近有一個市場,在中亞,逛市場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看著長相完全不同的臉孔,用著不熟悉的語言叫賣著我們陌生的乾貨及水果,最讓人能體會到異國風情,而更使人愉悅的是,如果能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又甜又好吃的水果,就更完美了。

滿滿的西瓜、哈密瓜還有香瓜阿! 每個都香甜無比

小貨車能開過市場也蠻厲害的

跟這攤的阿嬤買了葡萄,雖然她看起來還是沒有很開心哈哈
帖木兒陵墓 (Gur-E-Amir)
這是帖木兒還有兩個兒子及兩個孫子的陵墓,傳說中帖木兒在出征病故後,原本要把遺體運回故鄉Shakhrisabz,但在途經薩馬爾干的路上被下雪困住,所以最後索性陵墓就坐落於此。

筋肋式的圓頂
在神聖的內廳裡,放著帖木兒及其兒孫們的大理石墓石,依照回教的禮俗,這墓石並非他們的棺木,而是紀念用的,在其地底下還另有墓室。在這神聖而肅穆的空間裡,我們找了地方坐下,並仔細觀察著許多來瞻仰烏茲別克民族英雄的烏茲別克人,聽著他們低聲吟唱著我們所不懂的語言,及那敬肅的眼神,我彷彿可以進到他們的心理,也一樣的景仰帖木兒一般。

馬尾是帝王的象徵

回頭望向帖木兒陵墓,並向薩馬爾干道別
撒馬爾干奇妙的地方在於除了歷史建築群外的城市景觀,便是道路寬敞的現代都市建設,並有許多的廣場與人行步道,有時候還真會讓人以為身在歐洲,而大部分的歷史古蹟,其實也被翻修的嶄新閃亮,令人難以想像它過往矗立在沙土飛揚的絲路樞紐的英姿。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