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烏茲別克之前,我很難想像這個遙遠的國度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飲食文化。一個地方的食物,代表著不僅是當地人的口味,很多時候更是體現了自然風土民情。因此,透過觀察烏茲別克的飲食,我才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這個地方自然環境、文化及歷史。
作為過往蘇聯的成員國,烏茲別克在很大的程度上接受了許多俄羅斯的飲食習慣及特色料理,例如佐餐絕不可少的麵包,以及俄羅斯餃子(Manty)和眾多以莳蘿(Dill)做為調味的湯及燉菜。但在另一方面,它也保留著許多中西亞共同的特色菜,最著名者當以抓飯(Plov)作為代表。而在烏茲別克用餐,菜單的編排也可以看出歐洲飲食文化的影響,從湯、前菜、主菜到甜點的順序,搭配著中亞獨特的菜色,讓人有時也疑惑自己到底是身處亞洲,抑或是歐洲呢?

總是加入蒔蘿調味的湯品
在食材方面,由於是回教國家的關係,烏茲別克人最常吃的肉,不出牛、羊、雞三種。但令我驚訝的是,我在餐廳的菜單上也曾經看到豬肉料理,據信是因為烏茲別克人並非全數”遵循”回教教義,而大部分只是”相信”而已。另外在蔬菜的種類的選擇上,烏茲別克料理顯得有些貧乏(實際上吉爾吉斯也一樣),大部分就是番茄、茄子、紅椒、黃瓜及包菜的排列組合而已。這也許是因為氣候及土壤不允許栽種葉菜類植物,也或許是因為因為缺乏乾淨的水源清洗菜葉,又或者只是因為寒冷的氣候環境,讓當地人偏好高卡路里的蔬菜而非含水量高的葉菜。

佐餐絕不可少的麵包,以及大部分以番茄、黃瓜、紅椒及茄子所做成的飯前沙拉
以下我將分享在烏茲別克曾經品嚐過的料理,帶大家一起赴一場味蕾的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