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之旅的第一站之所以會選在烏茲別克,完全出自於我對於中亞的嚮往,還有那對於千年絲路歷史的想像。從以前國高中的歷史課本,我們常會讀到張騫出使西域,還有唐朝盛行的胡樂,以及帖木兒等英雄人物,但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既然這次有機會,我當然要來探探烏茲別克這個位於東西交通的要衝,自古以來即扮演著歐亞、中東、印度等文化交匯的國家。
烏茲別克人尊帖木兒為開國民族英雄及精神象徵,在撒馬爾干的帖木兒陵墓及帖木兒雕像即可窺見其一二:
但其實烏茲別克在歷史上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從最早成為波斯帝國的行省,十二世紀被成吉思汗征服,到十四世紀帖木兒開國,以及後來的花刺子模汗國及布哈拉汗國,一直到十九世紀因為西方列強與蘇俄的競爭,最後落入了蘇聯的鐵幕中並且被劃定了今日國家的版圖。而在1991年因為蘇聯的解體,中亞各國家獨立,烏茲別克也走向改革開放,希望挾帶著古代絲路樞紐的重要性,開創一個更有未來的明天。
為了展示革新的決心,烏茲別克不僅剛向西班牙採購了行駛於塔什干及薩馬爾干之前的高鐵,更致力將主要城市擴建街道並美化綠化,讓人第一次來到烏茲別克時所見不同於一般對中亞國家的想像。

塔什干到薩馬爾干的高鐵Afrosiyob

車廂內部足可媲美台灣高鐵,還有人員服務送茶及點心像極了搭飛機。

美麗的行人徒步區,若非遠方的清真寺還真讓人以為置身歐洲。
我剛抵達烏茲別克之前,被西方媒體批判為獨裁專制的烏茲別克總統甫過世,著實讓我擔心了一下是否會有動亂,再加上從別人那邊和新聞上聽來的消息,總是擔心這個神祕的國度安全與否。還好,我的擔心是多餘了,到今天為止在烏茲別克已經一個禮拜,我所見到的人民大多純真善良,走在路上也鮮少需要擔心被偷被搶,唯一需要操心的,就是要搭車時總要跟司機討價還價,要不就準備被削的麻煩。
善良的人們,可愛的童顏,及令人頭疼的司機
在烏茲別克,因為東西文化交匯還有種族的融合,人們的長相有時候可以很歐洲,但也可以很亞洲,如果不是在烏茲別克看到他們,我大概很難知道他們是烏茲別克人。但不管長相如何,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溫暖的笑容及善良的內心,縱然有時因為語言隔閡所以較難了解,但只要我們有困難,總會有人伸出援手幫忙。而更有趣的是,我和Miss Smile到了這邊便成了大明星,不管走到那裏都會有人想要合照。
而這兒的小孩們,各個外向活潑,每逢人便say hello並報以迷人的笑容,著實使人疼愛,每次只要一遇見他們,快門就不禁多按了幾下,有時候還真恨不得自己會講一些俄文,才能跟他們多哈拉幾下。

笑得好開心地賣番茄小女孩
儘管大多數的人們非常善良,但我們每次只要到了車站準備搭計程車時就可以感受到司機們為了搶生意,總會先漫天喊價然後再讓你殺價,有時候若你沒有先了解好公道價錢,很容易就以兩倍甚至三倍的價錢成交。雖然這裡的車資跟台灣相比非常便宜,但常常被敲竹槓的感覺還是挺不好的…
令人崩潰的貨幣和黑市匯率
請先猜猜下面這些紙鈔等同於台幣多少錢?
第一天剛下飛機抵達hostel時,便請hostel的staff幫我們去黑市換匯,想說烏茲別克八天所以便先拿了296美金換,沒想到當staff回來的時候,竟然是帶了一個黑色塑膠袋,裡面裝的錢就像上面的一樣驚人,總共有1,850,000烏茲別克幣,紙幣最大面額只有5000元(等同台幣25元)而且數量還不多。頓時間,我們就成了百萬富翁,而且這些紙鈔所占去的行李空間,讓我們不得不拿出備用行李袋才有辦法容納。
當然,可想而知我們每天出門最煩惱的事情就是該怎麼帶紙鈔,帶多少,還有數錢;而每次買門票或吃餐館,也是千篇一律的數錢,付錢,還有看著對方數錢…到了最後評判別人數錢的速度快慢已經成了我們的娛樂之一,不過說實在的,做這些事情真的是蠻浪費生命的,為什麼政府就是不發行面額大一點的鈔票呢?

吃了一頓台幣270元的晚餐,就可以付掉這樣一疊鈔票…
除了超小面額的紙鈔之外,最令人費解的當屬與官方匯率差距極大的黑市匯率,舉我上面換的美金,hostel給我的匯率是1美金比6250烏茲別克幣,但當天官方匯率才1美金比3000,也因為這樣,我們在烏茲別克的消費是絕不用信用卡的(不過反正這邊也沒什麼人收信用卡…)。後來跟Miss Smile在couchsurfing上找的烏茲別克朋友聊天,才知道根本原因在於政府的外匯管制,每個人每三個月只能購買2000美金,這對需要進口商品或做生意付美金的人非常不方便,於是黑市便產生了:以高於官定匯率向外國人買進美金,再以更高價賣美金給本地人以避開銀行的換匯規定。
整個城市,都是九層塔香;全數古蹟,都是紀念品商店
逛了薩馬爾干和布哈拉,發現這邊很多地方都會種九層塔(或是蘿勒),不管是庭園造景,還是人行道的路”樹”,走到哪裡都會聞到九層塔的香味。詢問烏茲別克朋友得知他們覺得這種植物非常好看,所以到處都會種,但是他們不太會把這種菜加入料理中。(謎之聲:好浪費阿! 這種葉子爆大的九層塔來加在抓餅和鹹酥雞裡一定很香!)
另外,在逛過烏茲別克無數的古蹟之後,說實在的我有點心寒。每個千年古蹟Merdrassa經學院裡面,導覽解說牌經常付之闕如,取而代之則是遍地開花的紀念品小販,在希瓦古城裡更甚者,每個經學院博物館的守門人竟也是追賣遊客紀念品的商人。這種商業結合古蹟的模式,也許是為千年老城注入一股活水,也或許是當地居民謀生的重要工具,但看在想多了解文化古蹟底蘊的遊客眼裡,總是不是滋味。在這裡,除非請到對建築及文化有深厚了解的導覽員,否則古蹟之旅很容易便成了走馬看花,甚是可惜。

紀念品小販占滿每個室內參觀空間的薩馬爾干老虎經學院
好棒!!非常詳盡的解說,我好似同遊了一番。這麼遙遠的國度只能期待您的文章一解好奇。謝謝!
好的謝謝你! 我會努力多寫一些文章的 🙂
他們竟然有高鐵。看來中亞都市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你們有到郊外逛嗎?
我們沒有逛到郊區,但中亞城市的大都市其實真的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但是郊區或鄉下有些地方還是比較破舊一點..不過整體而言都還ok喔!
期待續集!要跟你的文章、照片一起環遊世界
謝謝你Wayne!
回教其實是很溫和的,小孩好可愛。